Medical Nanocoat是一種透明的屏障狀鍍膜,可不斷減少黏附在表面的病毒和細菌。
在人數不詳,人群聚集的地方噴塗鍍膜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。
普通消毒劑的效果不持久,但Medical Nanocoat的抗病毒和抗病毒效果可以持久、減輕工作量、盡量減少化學物質的使用量、減少對環境的負擔。在抑制感染風險的同時採取預防感染措施。 (施作效期:3 年)
1.高安全性:通過第三方測試確認安全。可安全的在兒童舔舐或皮膚觸摸的地方使用。
2.專門針對室內環境: 作為預防感染措施,光觸媒氧化鎢在室內環境中非常有效,並且複合了功能性無機顆粒,如鉑、硒和鉬,即使在沒有光的情況下也有效。
3.優良的可加工性: 形成美麗的鍍膜,無色透明,強度高,對各種材料的附著力強,可長期保持其外觀而不損壞材料。
4.獲得專利的最先進的奈米技術:它是一種充分利用我們獨特的最先進奈米技術的產品,它包含6種加工成單一奈米尺寸(粒徑小於10奈米)的功能性無機顆粒,並將它們均勻分散並附著鍍膜。
5.國際認可的產品: Medical Nanocoat 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可持續技術傳播平台註冊,是源自日本的健康和衛生領域的優秀技術。 (NASC Medical Nanocoat 是 UNIDO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可持續平台“STePP”的註冊技術)
目標設施 : 公共設施、醫院、辦公室、學校、幼兒園/托兒所、飯店、商業設施、電影院、餐廳、博物館、娛樂場所、餐廳
目標位置 : 櫃檯、門把手、扶手、售票機、沙發、長凳、桌子、電梯、廁所、儲物櫃、托兒所等。
施工證書 :
NASC Medical Nanocoat由具有專業知識和實施技能的技術人員噴塗和應用,該技術人員使用專用噴槍進行奈米塗層的鍍膜。
我們將根據客戶的要求提出有效的抗感染控制措施。請隨時與我們聯繫。
當它接觸到NASC Medical Nanocoat的鍍膜表面時,病毒和細菌的外部結構被活性氧的氧化作用破壞和滅活。
NASC Medical Nanocoat包含將氧化鎢、鉑、硒、二氧化矽等加工成單一奈米尺寸(粒徑小於10奈米)的功能性無機顆粒,以及將這些均勻粘附在Nask獨特的尖端。可持續性影響。(專利號6676659)
此外,抗靜電功能使灰塵、灰塵、病毒和細菌難以附著,親水性更容易去除污垢,創造更高檔次的潔淨空間。
* 滅活:病毒或細菌停止生長並停止活動的狀態。
當可見光照射到Medical Nanocoat的氧化鎢(可見光即可感應催化)上時,就會產生活性氧。 活性氧具有氧化分解有機物的特性,破壞病毒外部結構的蛋白質(有機物)並使其失去活性*。 光觸媒在暴露於光的情況下可重複相同的化學反應數次,因此只要表面不被刮擦或剝落,效果就會持續。
由二氧化鈦製成的光觸媒僅與紫外線發生光催化反應,甚至與可見光響應型光觸媒,僅與紫外線非常接近區域的光發生催化反應,並不適合所有環境。 Medical Nanocoat 使用氧化鎢作為光觸媒,即使在500Lux照度或更低的室內環境中也都有效, 並且由於鉑、硒和鉬等功能性單一納米顆粒的抗病毒功能,即使在黑暗環境中也都有效。
* 滅活:病毒或細菌停止生長並停止活動的狀態。
我們透過可靠的第三方機構檢驗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另外,我們在國際機場的實際使用環境中驗證效果,並在國際會議上展示成果。
新型流感滅活試驗
檢測機構 : 食品環境研究所有限公司
測試方法 :
將0.1ml病毒溶液(新型流感H1N1)滴加到1ml溶液中,致敏預定時間,收集溶液接種到細胞中,根據有無細胞變性計算病毒滴度。
測試結果 : 15秒內H1N1(新型流感病毒)病毒減少率(與初始值比較)99.9%
使用 Bacterial Forge 進行抗病毒性能評估測試
檢測機構 : 神奈川縣工業技術大學
測試方法 : 比照適用 JIS R 1756:2020 和 ISO 18071:2016
測試結果 : 塗有NASC Medical Nanocoat的玻璃板的抗病毒性能是在可見光500lux 4小時下病毒減少率99.9%(與初始值相比)。
有效性持續確認測試(在關西國際機場進行)
檢測機構 : 靜岡大學環境微生物研究所
測試方法 : 細菌擦拭檢查/食品保護試驗比照
測試結果 : (塗裝手推車與未組裝手推車的比較)48輛塗裝手推車的平均細菌數為1,未組裝手推車為1。共141件。16 個月和 28 個月後的結果相同,證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持續的。
封閉補丁測試
檢測機構 : 創研株式會社
測試方法 : 《化妝品/準藥品製造銷售指南 2008》準藥品的批准和許可/符合人體貼片檢查方法
測試結果 : 22(全部)在剝離後 60 分鐘和剝離後 24 小時均為陰性。此外,由於皮膚刺激指數為0,因此確認了所有測試產品的安全性。
效果確認
新型冠狀病毒滅活效果試驗(JIS R 1756:2020 和 ISO 18071:2016 比照奈良醫科大學)
新型流感滅活試驗(食品環境研究所有限公司)
抗病毒測試(JIS R 1756:2020 和 ISO 18071:2016 比照,神奈川工業科學技術綜合研究所)
抗病毒性能測試(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肺炎桿菌、軍團菌:JIS L 1902 和 ISO 20743 比照,Kaken 測試中心)
功效持續性確認試驗(比照適用的細菌擦拭試驗/食品保護試驗,由關西國際機場靜岡大學環境微生物研究所進行)
安全確認
封閉式貼片試驗(《化妝品/準藥品製造銷售指南 2008》準藥品的批准和許可/符合人體貼片檢查方法,SOUKEN Co., Ltd.)
初級皮膚刺激測試(基於 OECD 化學品測試指南 404 (2015),日本食品研究實驗室)
急性口腔毒性測試(符合經合組織化學品測試指南 420 (2001),日本食品研究實驗室)
眼睛刺激測試(基於 OECD 化學品測試指南 405 (2017),日本食品研究實驗室)
食品衛生法玩具製造標準(I.食品衛生法/食品、添加劑等標準。第4號玩具B符合玩具製造標準/II.食品衛生法/食品、添加劑等標準。玩具或其原材料標準合規,一般法人基金會科學研究和評估組織聚合物測試和評估中心)
常問問題